關於穿山甲的那些驚奇冷知識,保證讓你嘖嘖稱奇!

關於穿山甲的那些驚奇冷知識,保證讓你嘖嘖稱奇!

哺乳動物的溫柔祕密:牠們其實是「媽媽」! 說到穿山甲,大家腦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牠們一身堅硬的鱗片,以及那長長的舌頭。但你知道嗎?這些披著盔甲的生物,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哺乳動物喔!這代表什麼呢?沒錯,穿山甲媽媽是有奶水的,牠們會悉心哺乳自己的寶寶。這點是不是顛覆了你對牠們的想像呢?這種溫柔的母愛,藏在牠們看似冷酷的外表之下,是不是很讓人驚喜? 沒牙的食蟻專家:舌頭才是牠們的武器! 穿山甲的嘴巴裡找不到一顆牙齒!這聽起來很奇怪,畢竟牠們的主食是螞蟻,難道不用牙齒來咀嚼嗎?答案是,牠們根本不需要!穿山甲擁有超乎想像的長舌頭,甚至可以伸到身體的兩倍那麼長,而且舌頭上還帶有黏液,能輕易地將螞蟻和白蟻黏住,然後送入口中。這就像是牠們天生的「黏蠅板」,對付起成群的螞蟻來,可說是效率驚人。 鱗片是牠們的盾牌,也是致命傷 穿山甲身上那一片片重疊的鱗片,是牠們最獨特的防禦武器。這些鱗片由角蛋白構成,堅硬無比,足以抵禦大多數掠食者的攻擊。然而,這些鱗片一旦受損,例如被咬掉或拔掉,就再也無法重新長出來了。這對穿山甲來說是個嚴重的打擊,不僅削弱了牠們的防禦力,也可能影響牠們的活動能力。這也突顯了保護牠們,不讓牠們受到傷害的重要性。 尾巴的關鍵角色:不只是擺飾! 你可能不知道,穿山甲的尾巴,尤其是母穿山甲的尾巴,對於牠們的繁殖和生存至關重要。小穿山甲出生後,會緊緊地抱住媽媽的尾巴,跟著媽媽移動。這就像是牠們的安全繩,確保在媽媽活動時不會從背上滾落。如果母穿山甲失去了尾巴,小穿山甲將無法順利跟隨,很可能就此喪命。這對親子之間的連結,以及尾巴在育兒過程中的角色,是不是讓你覺得生命真的很奇妙? 舉尾蟻:穿山甲的最愛,也是最「瘋狂」的食物! 穿山甲的主食是螞蟻,而牠們特別喜愛一種叫做「舉尾蟻」的螞蟻。你知道嗎?舉尾蟻的個性可比電影裡的「琉璃蟻」還要「瘋狂」!琉璃蟻可能只有幾隻會爬上來咬你幾口,但舉尾蟻則是你只要一碰牠們的巢穴,牠們就會像瘋了一樣,傾巢而出,拚死跟你幹!這種強烈的護巢本能,也讓牠們成為穿山甲的營養來源。 狗狗的「潔牙骨」?台灣穿山甲面臨的獨特危機 全世界的穿山甲都面臨著盜獵的危機,牠們是珍貴的保育類動物。但在台灣,穿山甲面臨的頭號殺手,竟然不是盜獵,而是我們最忠實的夥伴——狗狗!有些狗狗會把穿山甲當成玩具,甚至當成「潔牙骨」,這對穿山甲來說是極大的傷害,也成為牠們在台灣生存的一大威脅。這也提醒我們,在愛護寵物之餘,也要留意牠們的行為,並教育牠們尊重其他生命。 冰凍的「賭石」:穿山甲的珍貴飼料 為了救助和研究,穿山甲的食蟻巢有時會被冷凍起來作為飼料。這種冷凍的蟻巢,摸起來的質地就像紙一樣。有趣的是,牠們的價格不便宜,而且就像「賭石」一樣,有時挖到的蟻巢很大一顆,切開來卻空蕩蕩的,裡面並沒有多少螞蟻。這種無法預測的「含量」,也讓飼養穿山甲的成本變得更高,也更具挑戰性。 人工育養的成功典範:台灣的驕傲! 令人振奮的是,台灣在人工繁殖和飼養穿山甲方面取得了世界級的成功!我們不僅成功開發出穿山甲能夠接受的人工餌料,更在育養技術上走在世界前沿。這對於穿山甲這個瀕危物種的保育,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台灣穿山甲:獨特的「分支」 你可能不知道,台灣現存的穿山甲,其實是「中華穿山甲」的一個分支,而且是台灣的「特有亞種」。這意味著,我們在台灣就能看到這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穿山甲家族成員,也更增加了我們保育牠們的責任。 告別迷思:穿山甲沒有攻擊性! 最後,要來破解一個常見的迷思!有些人會誤以為穿山甲具有攻擊性,甚至把它們跟卡通裡的「穿山王」搞混。但事實上,穿山甲是性情相對溫和的動物,牠們唯一的「防禦」方式就是捲成一顆球。那些關於穿山甲具有攻擊性的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謠言,千萬不要相信喔! 穿山甲,這些披著堅硬鱗甲、卻懷有溫柔內心的生物,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祕密。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讓你對牠們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並一起加入保育的行列,讓這些可愛的穿山甲能夠繼續在地球上自在地生活下去!

August 11, 2025 · 1 min · 自然觀察家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棒球冷知識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棒球冷知識

棒球的起源:從古老遊戲到現代運動 棒球,這項被譽為「美國國球」的運動,其起源卻充滿了歷史的塵埃與演變。許多人認為棒球直接源自英國的板球(Cricket),但更精確地說,它是一個融合了多種古代擊球與投擲遊戲的產物。早在中世紀的歐洲,就已經存在類似棒球的遊戲,例如英國的「Stoolball」,玩家們用球棒擊打滾地球,並試圖將其擊遠。隨著英國移民的腳步,這些遊戲也傳播到了北美大陸。 到了 19 世紀初,一種名為「Rounders」的遊戲在美國逐漸流行起來,它與現代棒球的相似度更高,包含了擊球、跑壘得分等基本概念。然而,真正確立現代棒球規則的,被認為是 1845 年由亞歷山大·卡特萊特(Alexander Cartwright)所制定的「Knickerbocker Rules」。這套規則首次明確了九局比賽、三出局換邊、盜壘等關鍵要素,為棒球的標準化奠定了基礎。卡特萊特也被譽為「現代棒球之父」。有趣的是,第一場有詳細紀錄的棒球比賽,是 1846 年 6 月 19 日在紐約霍布肯舉行的,由紐約尼克勃克隊對陣紐約九人隊,最終尼克勃克隊以 23 比 1 獲勝。這場比賽雖然是棒球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當時的規則與現今仍有不小的差異。 那些令人咋舌的棒球紀錄 棒球運動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歷史,更在於那些由無數傳奇選手所締造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紀錄。這些紀錄有些可能在未來難以被打破,成為了棒球史上的「聖杯」。 打擊紀錄的極致 提到打擊紀錄,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彼得·羅斯(Pete Rose)驚人的 4256 支安打。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及,甚至連被譽為「棒球天使」的楚奧特(Mike Trout)等現役頂尖打者,離這個數字都還有相當的距離。羅斯的職業生涯橫跨 24 個球季,展現了驚人的穩定性與持久力。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來自傳奇強棒貝比·魯斯(Babe Ruth)。他在 1927 年創下的單季 60 支全壘打紀錄,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直到 73 年後的 2001 年才被馬怪爾(Mark McGwire)打破。而單季最多全壘打的紀錄,則由邦茲(Barry Bonds)在 2001 年創下的 73 支。不過,邦茲的紀錄至今仍伴隨著禁藥的爭議,這也讓許多人心中的「單季全壘打王」依然是魯斯。 投手紀錄的傳奇 投手方面,單季最多勝投的紀錄同樣令人神往。1904 年,喬西·麥金尼(Cy Young)創下了單季 51 場先發、35 場勝投的紀錄,這在現代棒球中幾乎是不可能複製的。當時的賽季安排與投手的工作量與現在大相逕庭,投手幾乎場場先發,並且經常投完整場比賽。 此外,諾蘭·萊恩(Nolan Ryan)的生涯 5714 次三振紀錄,同樣是一個難以撼動的里程碑。萊恩以其超乎常人的職業生涯長度(27 個球季)和驚人的控球力,不斷刷新著三振紀錄。他也是唯一一位投出七次無安打比賽的投手。 其他奇特紀錄 除了這些重量級紀錄,棒球史上還有許多奇特的冷知識。例如,史上最長的延長賽,發生在 1984 年,一場比賽竟然打了 8 小時 6 分鐘,總共 25 局,才分出勝負。又如,單場最多球員被驅逐出場紀錄,是在 1965 年的一場比賽中,共有 7 名球員被趕出場。這些紀錄都為棒球增添了許多趣味與傳奇色彩。 ...

August 5, 2025 · 1 min · 棒球觀察家